今天跟小元媽通電話,正事講完後隨口問到小元(小一)的情形,才聽沒幾分鐘
就讓我又想去撞牆了,現在寫功課已經不是9:30pm搞定,而是要寫到11:30pm,
現在的數學讓小元暈頭轉向,幼稚園時問10-1就知道是9,現在都要先拿出10根指
頭,慢慢扣掉9根得出1,不幸的是現在已經進到2位數的加法,小元還是用手指算,
手指腳指加起來也才20根,數量一多當然就容易錯。加上應用問題完全不加思考,
通通用加的,問:你現在一年級,幾年之後會變二年級?答案1+2=3年。
我問:為何不用傳統加法要用手指?
小元媽:就建構式數學啊!
我大驚失色:建構式數學已經徹底失敗被否決了啊!誰還在用這個?
小元嗎:數學課本裡就是這樣教的啊!
我:數學課本都是個屁啊!我教書三年數學從來不教課本內容啊!
我自己的體認是,大部分的孩子理解力有限,是需要一點時間,就算你用建構式
,很多孩子一時之間還是無法理解,老師教他們畫圈圈(或用手指)去數,他們就
只能學會這種無效率的爛方法。有效率的直式加減當然沒機會練到,這部分也需要
時間反覆操練,批評這樣操練枯燥乏味、虐待兒童,這可是大錯特錯了,透過自我
挑戰,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可是很喜悅的,是自己跟自己比,我教書三年實施
起來效果粉好ㄋㄟ。
若說畫圈圈、數手指能幫助理解數學,這真是天大的笑話,小學數學都是生活所需
,生活經驗多了(買東西、存錢....)多了,自然就懂了,歸功給建構式數學,真是
名不符實。建構式數學我教不教?我也教,但是只用帶過的,我是為了程度好的同學
才教的,對腦袋靈光的孩子來說,建構式(用推論或直接告訴他們理由)是可以增進
他們的理解力的,而且講一下就懂,若硬逼全班幾乎都要懂,那得花二十倍的時間吧
!為了占大多數資質中等的孩子,我著重的是計算能力的培養,這他們真的受用。
教應用題就不一樣了,應用題牽涉生活經驗、語言理解,這部分得以圖形輔助,慢
慢分析題意,也會反覆練習相同題型,以前有一種叫「圖解數學」的小學參考書,某
人跟我說對他小學理解數學幫助很大,圖形可以幫助理解題意,但是孩子要有本事自
己畫得出來,就我的經驗來看,資質中等者就已經不太行了,我是採詳細解說題意並
畫圖(資質佳者此時已經全破),然後導出算法,類似題型全班反覆演練,這樣中等
資質的也能熟悉這類型的題目,缺點就是題目變化可能就腦筋轉不過來。中年級學生
大多只能應付一轉,兩轉以上題目就打死一堆人了。但是我這樣的方法可以讓大多數
的人有一定的理解及尚可的成績。
=============以上是三年年資國小班導的小小淺見========================
回到媽媽的身份吧,如果小瑄進到小學,課業完全跟不上,國數英通通不行,我還
能秉持我的腳步,不慌不忙的陪伴她嗎?我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我敢說我有95%以上
的信心!我自己小一就跟智障程度差不多,到二年級別說拼音了,ㄅㄆㄇ我都不認識,
老師要我媽讓我重讀一年級不果,到二下我就突然什麼都會了~那時不但功課差,還
是全班排擠欺侮嘲弄的對象,還曾被推落荷花池被打撈起來,惡劣的事情一大堆我竟
然都記得,真的是很悽慘的低年級啊,我媽不知道也不在乎這些,中年級分班我就擺
脫這些事了(好慘,瞬間變抱怨文)~
小朋友有沒有受到老師的肯定其實不重要,這年紀的孩子在乎的第一是家人的肯定,
第二是同儕的接納,功課好壞與人緣的關係,並無正相關,特質才是能不能吸引朋友
的原因,這點我相信小元沒問題。但如果每天回家,面對憂心焦急的媽媽、永遠寫不
完的功課,原本可以開竅的腦袋或許就躲去冬眠了,睡眠不足對這年紀的孩子,大腦
發育跟生長都是很負面的!
======================落落長的重點總結=============================
A.教學技巧篇
1.熟悉加起來=5的組合 (1.4)(2.3)
2.滾瓜爛熟加起來=10的組合 (1.9)(2.8)(3.7)(4.6)(5.5)
3.先用手指頭當反應遊戲玩,之後就趁搭公車等閒暇時間,當玩遊戲反覆練習
(當然要進展成不用手指)
4.直接用直式做計算題,每天不要多練幾題就好,推薦一種叫10次加減法的,
無敵好用,任何程度都適合,我手邊有指導書。
5.應用題都用圖解的來說明,尤其是小元目前對減法概念不清,畫圖應有幫助
,不要憑空問,只能得到讓自己沒力的答案。
B.建議篇
1.認真過生活,結帳、買東西都給予一定的權限要小元幫忙做,一樣的錢如何
買到最划算的東西,提升比較判斷能力。甚而讓他知道媽媽賺多少錢,要負擔
家中多少多少錢,媽媽一個月可以存多少錢呢,讓他知道這些也很不錯。
2.年紀小的有邏輯狗、LUK這種腦力開發的工具,小元年紀稍大,有更多好玩
的動腦遊戲,推理邏輯思考會有很大的幫助跟訓練喔!比如我之前有介紹過
的smartgames就是一例,選擇超多,怡情養性,超級推薦,下次到台北我
帶一些給你們玩。
3.關於英文,有閒可以到圖書館借一本「我這樣教出世界冠軍女兒」,放心,
內容跟書名差異甚大,服用安全,不會中毒,也許會有新的看法。
4.數學不會教數學,國字不會要他反覆習寫,英文不會就要他念背,感覺是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短期也許有部分效果,但是媽媽總是在當救火隊有天
累死,小孩也差不多快風中殘燭了,童年就在這樣的磨逝中迅速消失,最後
記得的還剩什麼?時代早就不同了,媳婦嫁了就是夫家的人,現在會這樣想
的應該不多吧!教育也是啊,早就不是智育掛帥的年代了,當醫生收入更是
大不如前,只能算薪水還不錯的一技之長,要承擔的醫療風險更大,現實都
那麼明顯了,醫學系還是第一志願(賭健保破產,回歸市場?),該變的是
誰啊,可怕的傳統觀念還真是深入人心啊!
5.有珍視孩子的父母,才能有自尊自重的孩子,一直陪著他長大的媽媽,是最
瞭解他的好的,最重要的事情確定了,其他事情也就枝微末節了,心情也就
放鬆了。
說了那麼多,我只能是個著急建議的旁觀者,只希望我最好的朋友跟他的寶貝
,還能像從前一樣快樂,衷心企盼著。
- Mar 19 Wed 2008 17:19
[碎碎念]我對教育與建構式數學的看法--憂心著急中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